清華.青花

非典型青花特展

2020.10.07 - 2021.03.31

周二~ 周六 11:00- 18:00 (國定假日休館)

國立清華大學 旺宏館(圖書館)一樓 文物館籌備處展覽廳



「清華・青花: 非典型青花」

「青花瓷」是什麼?我們或許可以直接從字面上解讀:「有藍色花紋的瓷器」。今日所知的典型「青花」印象,淵源於十四世紀中國江西景德鎮所製作、以釉下鈷藍顏料裝飾的一類瓷器。景德鎮十七世紀的青花瓷是最經典的原型,其中最為大家所熟知的,是一類被稱為「卡拉克瓷」的外銷瓷作品,經常在瓷盤四周有一圈開光圖紋,盤中心則裝飾有鳥站立在石頭上的紋飾。典型青花瓷胎土原料為高嶺土,以超過攝氏1200度以上的高溫燒製成,具有許多優點:因為夠堅硬,能做成又薄又光亮的器皿;吸水率極低,完全防水;胎體燒結緻密,可隔絕冷、熱傳導,盛裝各種溫度的液體或食物。此外,青花瓷還蘊含了審美意識,器身純白潔淨,僅需一層透明釉就可增添光亮、平滑的肌理與質感;白色的表面非常適合裝飾,也就是這白地與藍彩,經由海上貿易風靡各地,構成了今日聞名於世的青花瓷印象。


長期以來,青花瓷也被認為是一股中國強勢文化,深深影響其他仿效者。然而,這個展覽將關懷的重心,轉移到過去被忽視的「學習者」身上。相較中國景德鎮出產的「典型青花瓷」,本次展出的作品,代表的則是現身於世界各地,數量更加龐大的「非典型青花」陶瓷。展品來源跨越歐亞,時間跨度自十四到二十世紀,各地使用不同的材料與技術,既演繹出獨特的風格與特色,卻也參與擦亮了「青花」這塊歷久彌新的全球品牌。此次,國立清華大學新校區考古出土的青花瓷也加入展出的陣容,這些主要來自閩南地區的青花產品,正是非典型青花的最佳代言人。我們誠摯邀請您進入展場,觀看這些藍白相映的青花製品,了解青花在世界史發展中多麼複雜精采的變化與歷程;也請您一起來思考,它們為何可以在漫漫時空中,開出世界共享的意象,重新定義青花的名字。





青花瓷在世界

台灣

「北投窯業與後來的鶯歌窯業具有部分承襲的關係,因為北投窯後來有許多陶工前往鶯歌發展,將北投的製陶技術以及產品特色帶到鶯歌,並在日治末期起逐漸取代北投窯業對臺灣的重要性。」

日本

「...其器形與紋飾皆受到中國陶瓷的深刻啟發;有學者認為,17世紀中葉後的顏料鍛燒技術,使高品質的日本瓷器在青花濃淡呈色上更勝於中國青花瓷。」

雲南

「雲南位於今日中國的西南邊陲,與內地的交通往來不易,雖有少量來自內地的陶瓷傳入雲南地區,但難以滿足龐大的需求,加上當地富含製作青花必須的鈷料,這樣的背景下催生了特殊風格的雲南青花產品。」

越南

「越南在西元1世紀左右即出現施釉陶器,11世紀在黎朝的統治下發展出青、白、褐等豐富多樣的釉色,以及白釉褐彩的作品,雖受中國影響,亦深富自身特點。」

歐洲

「...由煉金師Johann Friedrich Bottger 與數學家 Ehrenfried Walther von Tschirnhaus ,於1709年共同研發出燒造高溫白瓷的秘密。...1750年代以後,燒製機密外流到歐洲其他國家,開啟歐洲各地精緻瓷業蓬勃發展至今。


伊斯蘭

16世紀土耳其伊茲尼克(Iznik) 陶瓷上的許多紋樣設計,亦以中國青花紋飾為範本,伊斯蘭陶工在模仿中國青花紋飾母題時,通常會進行許多調整,融入伊斯蘭文化脈絡,加以在地化。」




技藝與樣式

型紙印花

金襴手樣式

中國伊萬里

銅板轉印

麥森瓷器

歐洲陶磚



清大後山武信郎墓與青花瓷

喪葬行為是人類社會的親屬結構、信仰象徵體系、宇宙觀、價值觀的縮影,透過動態的殯葬儀式建構起生、死場域之間的斷裂與延續關係,藉由靜態的墓葬結構與陪葬品凝結了在地歷史與靈魂的脈動。

本校仙宮校區原為新竹市第一公墓(俗稱雞卵面),於2001年進行公墓遷葬與整地工程中實施文化資產調查與監看工作,不僅創臺灣首例,過程中還發現了本展示中的清同治年間武信郎李存軒墓,墓壙內木棺之外墎以石灰澆漿包覆,並於石灰頂層發現舖覆了3859件瓷器,絕大部分都是青花瓷器,經清整修復後,竟未發現任何一件完整的物件,不論杯、盤、碗、匙全部都是破片及殘件,顯然是刻意的儀式行為所致。

喪葬儀式中刻意砸破飲食用陶瓷器皿,多被解釋為象徵生者/死者關係的斷裂,陽世/陰間、今生/來世的分別,象徵亡者已不再饗受人間飲食,亦已毋須掛念生前種種,今日公墓墳頭上已經少見摔碗的古老習俗。另一方面,所留下的大量青花瓷器,豐富了我們對早期移民商貿動線的理解,也讓我們見證了清代竹塹史料中鮮少受到關注的常民物質文化之風采。

幾筆清新的白地藍花勾勒出時代的特徵,跨越數百年的寵愛乘著風帆穿透了世界,也來到了清代的竹塹城。青花瓷的魅力收服了王公仕紳的挑剔品味,也填滿了庶民生活的瑣碎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