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繫臺灣
日本漢學書蹟首部曲
日本吸納中華文化的歷史悠久,不同時期因背景相異而有各自關懷,書法作品則為其凝聚與呈現的重要成果。楊儒賓與方聖平教授的珍藏中,有千餘幅從江戶時期到近代各種身分日本人的書作,多數具有中華文化內涵,可說是中日交流史的最佳見證。
即使在進入明治時期後,隨著西方勢力的擴張,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東亞社會都面臨轉向西化的變革,漢學依舊受到日本政府與社會的廣泛重視。本展精選五幅近代日本人書寫漢學文本的書蹟,而且這五位作者又都曾與臺灣結下不同程度的緣分。
在臺官員的漢學素養特別有利於懷柔性質的治理,身為臺灣總督的桂太郎及兒玉源太郎都鼓勵臺、日人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以建設奠定臺灣殖民基礎的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和率領日軍以武力接收臺灣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不分文武,也都通曉中華文化。對於內藤湖南這位重量級的中國史學者,赴臺灣報社工作亦是他發展漢學研究過程中的重要經歷。他們雖不特別以書法著稱,卻都有漢學造詣與書法功力,漢學或扮演殖民統治的重要媒介,或成為投入終生的志業。
此微展覽為系列主題展的前導,2020年秋季,本館將擴大推出江戶與近代日本漢學書法的展覽,敬請期待。
內藤湖南(1866-1934)
本名虎次郎,因出生於十和田湖之南,因此號湖南,日本秋田縣人。內藤小時候受過良好的漢學教育,於秋田師範學校中等師範科畢業後,放棄教職,投身於報紙與雜誌的編輯撰稿工作。1897年前往甫成為日本殖民地不久的臺灣,擔任創於臺北之《臺灣日報》(《臺灣日日新報》前身之一)主筆,停留約一年左右。其後才前往中國去進一步研究中華文化與歷史。
內藤憑著自身對中華文化的熱愛,成為近代知名的歷史學者,與白鳥庫吉(1865-1942)同為日本戰前東洋(即今日所指的東亞地區)學巨擘,分別代表「京都學派」與「東京學派」。其重要理論是中國自中古到近世之間的「唐宋變革說」,深深影響日本漢學、乃至於西方漢學,成為研究中國歷史的基礎觀念。重要著作有《日本文化史研究》、《支那繪畫史》、《支那史學史》、《清朝史通論》等。
(左)內藤湖南像,出自《支那論》(1938)。
(右)內藤湖南重要著作《支那論》(1938) 書影。
桂太郎(1848-1913)
桂太郎,乳名壽熊,日本山口縣人。為留學歐洲,進入橫濱語所。後轉入大阪兵學寮,中途退學,至德國留學,修習軍事。先後擔任陸軍大尉、德國公使館付武官(陸軍中佐)、第三師團長、陸軍中將等職。明治29年(1896)被任命為第二任臺灣總督,但任職僅四個多月,隨即轉任東京防禦總督。後成為日本史上任期最長的首相,也是日本軍國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
桂太郎雖身為武官,卻致力於臺、日文化交流。明治31年(1898)以支援臺灣統治及培養經營殖民地人才為目的之「臺灣協會」(今拓殖大學前身)成立,他被推舉為會頭,協會成立的宗旨為鼓勵日本人來臺投資,促進臺、日人之間的合作,以利殖民政策推行。其中消弭臺日雙方的語言隔閡是主要目標之一,漢學即是突破語言隔閡的極佳工具,成為日治時期官民重要的交流媒介。
桂太郎立像。日本國會圖書館藏,請求記号:憲政資料室収集文書 1142。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1847-1895)
能久親王出生於京都,為天皇宗室,陸軍軍人,明治天皇的舅舅。自小因性格恬淡,嚮往佛學並投入佛門,累積深厚漢學功力,卻在幕末被捲入鬥爭中,導致皇族身分遭廢除,並被軟禁。獲釋之後,赴普魯士軍校深造,在甲午戰爭前歸國。
因在朝鮮征戰有功,1895年被派往臺灣,以近衛師團中將之職,率軍從澳底登陸,進行長達數月的武力接收臺灣戰事,然而攻下臺南不久便因病去世,為日本第一位死於外國戰事之皇族。死後敘功升為陸軍大將,並被臺灣總督府神格化,在臺灣留下多處「御遺跡」遺址。關於能久親王之死眾說紛紜,也在臺灣各地留下許多傳說。
(左)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像。
(右)披荊斬棘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出自清大人社院圖書館藏《日清戰鬥畫報凱旋篇》。
後藤新平 (1857-1929)
日本岩手縣人,為武士的後代,對西方世界深感興趣,在恩師鼓勵下往醫學發展,24歲已當上愛知縣醫學校校長兼院長,隔年被挖角入衛生局,赴德國研究醫學,歸國後直接接任衛生局長。雖因相馬事件致使從政之路中斷,隔年4月任臨時陸軍檢疫部事務官長,傑出表現受部長兒玉源太郎信賴,復任衛生局長,又針對臺灣治理提出臺灣鴉片漸禁論,令首相伊藤博文印象深刻。
明治31年(1898) 3月被任命為兒玉總督之民政局長(6月改稱民政長官),至明治39年(1906)11月轉任滿洲鐵路總裁為止,共8年8個月間,實扮演臺灣總督的角色。後藤新平一反之前消極治臺的政策,致力於推動農業、工業、衛生、教育等各項建設發展,對臺灣的近代化貢獻極大。
此外,後藤新平採用「糖飴與鞭」的兩手策略,一方面壓制島內異議人士,另一方面則分化懷柔仕紳,解決日本統治臺灣以來,各地存在反抗勢力的問題。明治39年(1906)後藤新平轉任「南滿州鐵道株式會社」總裁,又曾擔任外務大臣和內務大臣等要職。
兒玉源太郎(1852-1906)
兒玉源太郎,號百泉,日本山口縣人。「牡丹社事件」時曾隨樺山資紀入侵臺灣,明治31年(1898)接替乃木希典成為臺灣第四任總督,與後藤新平共同奠定臺灣現代化的基礎。但因在任期間前後兼領內務大臣、文部大臣及參謀本部次長等軍政要職,更親自領軍指揮日俄戰爭,在臺政務多由後藤新平總攬,有「兒玉─後藤時期」之稱。
任內積極籠絡臺人協助地方事務,來取代軍事鎮壓的手段,並改善總督府與臺灣地方菁英的關係,使反抗運動日漸消弭,地方菁英逐漸支持總督府的政策,日人在臺統治地位逐漸穩定。其在日俄戰爭後辭去總督職務,擔任「南滿州鐵道株式會社」創立委員長,旋因腦溢血去世,追諡伯爵。
兒玉源太郎雅好漢詩及書法,詩作與書法深受時人喜愛,被評為「文藻優美可取,有古名將之風貌」、「橫槊賦詩之雅懷,不讓曹孟德專美於前」。兒玉來臺出任總督第二年,即在其別墅「南菜園」邀宴全臺詩人,舉辦詩會,與臺灣文人進行詩詞上的交流,著有《南菜園唱和集》。以總督之身分與臺灣詩人交流者,並非僅有兒玉一人,之後的田健治郎、上山滿之進、小林躋造等總督,皆舉辦類似活動,以漢學促進臺、日交流。
內務大臣時代照,出自:宿利重一,《兒玉源太郎》(東京:對胸社,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