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捩年代-甲午乙未戰爭浮世繪展

轉捩年代

甲午乙未戰爭浮世繪展

  • 展覽資訊
    • 時間:2019.04.24~2019.11.09
    • 地點:旺宏館一樓

1894-1895年間的「甲午戰爭」與「乙未割臺」,日本稱之為「日清戰爭」,是改變東亞諸國間國際局勢的重要事件。這是日本在維新之後的第一次大規模對外戰爭,且以小國之姿戰勝中國,成為日本邁向軍國主義的關鍵;割地賠款的中國面對意料之外的敗戰,不得不深自惕勵,變法圖強;臺灣則成為日本的殖民地,影響更是深遠。 日本國內對此戰的熱烈關注,使戰爭成為所有媒體報導的焦點,也是所有浮世繪師傾注的主題,圖像因此也宛如傳播媒體。原已沒落的浮世繪出版業趁勢逆轉,出現最後榮景,戰爭結束後便持續衰頹。這場戰爭對於日本的政治、社會、與浮世繪界而言,都像是劇烈變動的轉捩點。 本展覽聚焦於再現此戰爭的錦繪(多色套印浮世繪),為楊儒賓教授伉儷捐贈之相關主題文物的部分。展覽以「媒體與技術」、「題材與呈現」、以及「繪師與風格」三個單元,展現浮世繪同時作為報導時事的傳播媒體與反映風潮的藝術形式,如何以多元的風格將新聞轉化為虛實真偽混融的圖像,以及背後所投射出的心態與觀點。

媒體與技術

浮世繪向來緊貼社會脈動、對流行話題敏感,戰爭錦繪可視為對時事的反映,也因為具有報導性質,宛然成為媒體的一環。但從明治維新以來,已經由西方陸續引進報紙、畫報等即時傳達訊息的新興媒體,在甲午戰爭所激發的出版熱潮中,從東京、大阪、到名古屋等大城市中,創生的刊物、圖像、與其印刷數量都大幅增加。同樣情況也發生於中國,多元媒體蓬勃發展。交戰雙方的戰爭圖像中,都透露出民眾對於勝利的渴望、民族主義的高張,甚至失去客觀立場。 此時也正值木版、銅版、石版、照相等多種製作圖像的印刷技術共存與競爭之時,浮世繪原已衰頹敗陣,卻受益於大眾對戰爭訊息的熱衷,整體市場擴充,因此得以再造高峰。本單元透過媒體、觀點、技術、發行的多方角度,從出版文化的脈絡,呈現錦繪遭受夾擊、以及得以迸發最後榮景的背景。

 

題材與呈現

甲午戰爭爆發後,吸引日本國內民眾的所有目光,各種媒體都熱切報導,出版量大幅膨脹,浮世繪畫師也放下其他題材,全力投入,使得原本已經走下坡的錦繪生產止跌回升。根據統計,現存至少有超過300幅獨立錦繪,若再加上其他媒體形式與技術的創作,各種戰爭圖像應有千種左右。 相較於其他形式表現的戰爭圖像,浮世繪師並不標榜親歷見證,而是憑藉戰場照片、藝術傳統的訓練、以及想像力來作稿。題材與表現方式也很多元,即使針對同一事件,可能有全景描繪或聚焦重要人物的不同;戰場上的英雄也不只是打勝仗的將領,更多是立大功的小兵,或人性的展現。海戰是嶄新的經驗,當然是表現的焦點;而對於「脫亞入歐」、「文明開化」的追求,展現於西化的形象與場景,也包括突顯新興西方文藝形式。 烽火硝煙中,浮世繪既是藝術也是媒體,宛如前線新聞似真似幻的投影,投射出心態,也滿足了嚮往。

 

繪師與風格

浮世繪創作時須經由多人共同合作,包括出版商的企畫創意、繪師的畫稿、以及雕工與印工的熟練技藝,才能完成細膩的展現。但最受矚目、資料也更豐富的,仍是不斷發展新表現形式、名家輩出的繪師與流派。 十九世紀最重要的繪師流派為歌川派,明治時期後雖生產規模萎縮,不少繪師仍從此學習與傳承技藝,但也出現不依附流派、學自多師的繪師,來源甚至包括洋畫,部分也嘗試製作銅版或石印。市場縮小雖導致繪師流失,但戰爭的需求製造出更多工作機會,至少有70位畫師參與了戰爭版畫的創作,很多生平不詳,只在此時曇花一現,部分甚至並無署名。 來自其他印刷技術的威脅與新時代的氛圍,也促使錦繪風格分化,從壯觀場面、濃麗色彩、類型化表現,轉向聚焦局部、清淡色調、突出人性情感的方向,逐漸蛻變為「新版畫」。本單元將以具名繪師的作品,呈現新舊風格的多元與交替。

官網之浮世繪作品僅刊部分,還有更精彩的,歡迎親自來看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