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新竹:故事的舞台》107.03.28 - 107.10.31

【新竹:故事的舞台】特展  107328日 - 107年1031

新竹古稱竹塹,源於原住民的竹塹社。清代來台開墾的漢人漸多,遂正式納歸行政區劃,曾經是桃竹苗丘陵拓墾的行政中心,也是北台灣文化重鎮。光緒初年劃出新竹縣,「新竹」這名稱才正式成為這片以丘陵與平原為主之區域的稱呼。

本次展覽除了是清華大學文物館籌備處成立後第一個大型的展覽,更是珍藏文物中與新竹發展歷程緊密相關作品之精選。希望藉由展示與新竹文史藝術發展相關的文物,穿越時空,凝視過往,呈現從清領到日治時期,新竹的發展變遷與歷史紋理更希望能邀請新竹在地高中以上的學子、及愛好歷史人文的社會大眾一起參與,從清華大學為起點,藉由豐富多元的活動,包括展覽會場導覽解說、相關書展、深度析論新竹歷史文化發展的演講系列、及新竹舊城區踏查漫遊,以漸次深入的方式,再次悠遊於新竹的文化歷史進程,及耀眼奪目的舊城風彩。


展覽內容

展覽包括以下四個單元:「建置與建設」介紹今日新竹縣市在過去的行政區劃曾經歷過的複雜變遷,及部分重要的建設;「進擊與抵抗」呈現乙未抗日時壯烈的新竹攻防戰,在交戰的台日中各方如何被詮釋與解讀;「仕紳與文教」嘗試說明鄭氏與林氏兩大家族對於新竹發展的意義與貢獻;「文化的傳承」則展現日治時期文人保存與推廣漢文化中傳統詩書畫的努力及成果。

  1. 建置與建設
     
    空間是這些事與那些人的故事舞台。今日新竹縣市在過去的行政歸屬曾經歷複雜的變遷,地圖則是最具體的呈現。不同時期的地圖不但標示出疆域與行政區劃,也展現測繪概念與技術的轉變。從清領到日治時期,正見證以國家之力進行有計畫的全國性測繪,以利於統治管理的現代化過程。
     

     交通與土地政策也同樣是城市治理的重要面向。劉銘傳(1836-1896)任首任台灣巡撫時,奏請興建台灣鐵路,清代完成基隆到新竹段(1891-1893),為新竹的現代化發展奠下重要基礎。日治時期該段路線逐漸被變更取代,新建的縱貫線鐵路成為島內最重要的交通動脈。劉銘傳推動的另一個重要措施為清理賦役,經由清丈漢人於拓墾中不斷擴增的土地,並改革租約,界定全台灣的土地、租佃、與賦稅政策。光緒十二年(1886)到十五年(1889)完成後,賦稅大增,財政改善。
     

    淡水廳地圖

    臺灣島明細之地圖

    台灣鐵道旅行案內之新竹市街地圖/日本旅行協會台灣支部

    台灣鐵道史之清國時期鐵道圖

    光緒14 年(1888)臺灣布政使司頒發之土地丈單

    錄宋玉神女賦/劉銘傳

  2. 進擊與抵抗
     
    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後,將台灣割讓予日本。1895年日本近衛師團來台接收,遭逢清軍殘部與地方武裝勢力的抵抗,歷經數月才完全平定,其中以新竹攻防戰為中心的桃竹苗地區纏鬥一個多月之久,台日軍隊在新竹市區數度交鋒之處,包括鄰近清大校園的十八尖山、枕頭山、雞蛋面等地,是當時北部最重要的抗日活動。
     
    新竹鄰近地區的抵抗活動主要由地方低層仕紳領導,在拓墾時期所建立的武裝兵力為主要基礎,雖然人數與裝備遠不及日軍,但以游擊戰術牽制日軍,迫使日軍必須增援,甚至有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即死於新竹的傳聞,留下可歌可泣的一頁。
     
    本單元精選來自日本隨軍畫家創作的宣傳圖像、個別日軍日誌手稿、中國出版的時事小說、以及親歷政權交替的台人所撰寫之台灣史相關文書,以多元史料呈現出各方關於戰爭之圖文敘事的真實、宣傳、評議、與虛幻。
     

     

    臺灣島征討日誌/砂川歡藏

    臺灣新竹附近土賊掃攘之圖/小林清親

    台灣新竹縣征伐之圖/楊齋延一

    以義理為豐年行草六言條幅/北白川宮能久

     

     

    台灣通史/連橫

    周維金《台灣通志略》序/鄭家珍

    台戰實紀/佚名

    日清戰鬥畫報-凱旋篇/田中文庫

     


     
  3. 仕紳與文教
     
    在新竹開發的過程中,地方官員與鄉紳是溝通政府與民間、推動發展的重要力量。進入日治時期後,鄉紳仍持續擔任政府與民間的橋樑,但因殖民政府體制的特性,政治性下降,地方家族在經濟與文化上的影響力更為突出。
     

    新竹最重要的仕紳家族為原籍福建,經歷數代遷徙後落腳於竹塹的鄭氏與林氏,以鄭用錫(1788-1858)與林占梅(1821-1868)為代表,兩人都積極參與地方公共事務及文化事業。「開台進士」鄭用錫與竹塹仕紳聯名稟請建造淡水廳城、且出任城工總理,他與堂弟鄭用鑑更長期擔任明志書院山長。林占梅出身鹽商家族,雖無科舉功名,但以兼擅詩畫與音律著稱,又積極捐款、組織團練、協助平定戴潮春之亂。文武兼備的長才,使林家的聲勢達到巔峰。兩人分別於其修築之北郭園(1851年起修築)和潛園(始建於1849年)舉辦詩文雅集,也都有詩文集傳世,家族中人亦多見投入,帶動新竹文風之鼎盛。

     

     

    山水圖/鄭江立

    松鶴圖/鄭香圃

    我待賈者也雜稿/鄭用鑑

     

      

     

     

    富貴神仙圖/林占梅

    竹陰花氣行書七言對聯(之一)/林守長

    名勝舊跡誌

     

     
  4. 文化的傳承
     
    清領時期的新竹曾被連橫譽為「文酒之盛冠北台」,日治初期傳統詩社活動短暫中斷,不久便在日人鼓勵和參與之下重燃生機,數量激增。傳統詩作的持續發展使得漢文命脈得以保留,也有凝聚文化記憶的意義,是殖民時期頗受關注的文化現象。
     
    由於傳統文人畫家多兼擅詩書畫,也常與詩人書家交流,日治時期新竹的傳統書畫研究和收藏風氣頗盛,並以書畫家組織的積極運作而備受矚目,尤其是在地書畫家於1928 (一說1929) 及1932年相繼發起成立的「新竹書畫益精會」與「台灣麗澤書畫會」,提倡書法與水墨畫,舉辦全省書畫展,邀請中國書畫家參與,也至日本參加相關展覽,十分活躍。
     
    在追求現代性的浪潮中,新的文藝表現方式於日治時期席捲全台,但新竹文人持續爭取傳統詩文及書畫的空間。本單元將展示積極參與保存推廣中國傳統詩書畫活動的創作者之作品,及其往來人際脈絡。
  5. 影片觀賞(請點擊視窗觀賞)
 

              【影片一】新竹故事的舞台 | 新竹地圖變遷       【影片二】新竹:故事的舞台 | 1895年新竹攻防戰

            新竹:故事的舞台 | 新竹地圖變遷              新竹:故事的舞台 | 1895年新竹攻防戰
 
 

     

       

                

瀏覽數: